这么文艺的公众号,确定不关注
最爱东山晴后雪
软红光里涌银山
○
王时敏 仿王维江山雪霁 轴 纸本设色画 133.7×60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。
图上山岩有着倾斜的走向,构成奇特宏伟的山形,充满动势。全画多勾染少皴纹,画树以细笔勾勒,设色以石绿、赭石、白粉为主,正是画雪景之古法表现。此幅画笔墨清润,设色皴擦秀雅,有追法唐代青绿没骨山水画的抒情特质。
石涛 雪景山水图(美) 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藏。
全册共十二开,均写山水。此幅雪景山水册页,属十二开画页中画法最为怪异的一件作品,天空水面以淋漓水墨涂抹,墨色翳润,山峦皑皑白雪,用极简括皴笔草草舒写,笔断意贯,气脉成章,显得丘壑在胸,任心所成。林木树叶苔色,以阴阳衬贴法概写,点中夹水夹墨,一气混杂,如缨络连牵,浑融透明,使整个画面景物给人以萧疏寒冽、沉寂明净的意象。
弘仁 西岩松雪图 纸本墨笔 192.5×104.5cm 故宫博物院藏。
吴湖帆 范华原万峰积雪图。
唐寅 柴门掩雪图
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纸本墨笔 117×55.5cm 故宫博物院藏。
是图作于元至正九年(1349年),为黄公望81高龄之作。作者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汇集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,时称“九峰”,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全真教的崇拜。该图系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,时值正月春雪,有感雪霁寒意,画意肃穆静谧。图中的中、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,坡边微染赭黄,远处九峰留白,以淡墨衬染出雪山,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作。
郭熙 雪山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
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绢本水墨 193.5×160.3厘米。
此图画群峰屏立,山势高耸,深谷寒柯间,萧寺掩映;古木结林,板桥寒泉,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。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。笔墨浓重润泽,皱擦多与泻染,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,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,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。
(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腾讯文化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未署名,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,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,或作删除处理。谢谢!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。联系电话:400-666-0101 )
Copyright © 随便看看吧